深圳起诉后依然要不到钱怎么办?6个追讨技巧让老赖乖乖还钱

起诉后依然要不到钱怎么办?6个追讨技巧让老赖乖乖还钱

“赢了官司输了钱”——这是许多债权人在经历漫长诉讼后最憋屈的写照。好不容易拿到判决书,债务人却始终以“没钱”“再等等”为由拖延,甚至玩失踪、转移财产。难道法院的判决只是一张废纸?别急,法律赋予债权人的强制执行手段远比你想象中强大。本文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款,揭秘胜诉后快速回款的6大“狠招”,帮你看清老赖的套路,精准打击债务痛点。

深圳起诉后依然要不到钱怎么办?6个追讨技巧让老赖乖乖还钱

一、老赖的“拖字诀”:为什么起诉后还是拿不到钱?

“我明明胜诉了,法院也判了,可对方就是不给钱,这官司不是白打了吗?”这是张女士在拿到判决书后三个月的崩溃呐喊。她的遭遇绝非个例——据统计,我国执行的案件中,约40%会陷入“执行难”困境。老赖拖延付款的手段五花八门:

  • 哭穷卖惨型:声称“公司破产”“工资被冻结”,甚至伪造病历装病;
  • 转移财产型:将房产、车辆过户至亲友名下,或通过“虚假借款”提前掏空账户;
  • 人间蒸发型:更换手机号、搬离原住址,让法院“找不到人”;
  • 钻法律空子型:利用“执行和解”反复拖延,或通过“异议之诉”拖垮债权人。

核心原因:执行阶段依赖债务人主动履行或法院强制查控,而债权人若未提前准备财产线索,程序容易陷入被动。

二、破解执行难:6个步骤让回款提速90%

1. 申请强制执行:启动法律“紧箍咒”

判决生效后,2年内必须向第一审法院或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,逾期将丧失追偿权。执行费由被执行人承担,债权人无需垫付。

关键操作

  • 准备材料:强制执行申请书、生效判决书、债务人财产线索(如银行账户、房产信息);
  • 优先申请“先予执行”:对紧急情况(如医疗费、工资)可要求法院提前执行;
  • 同步申请“财产保全”:即使诉讼中未保全,执行阶段仍可申请冻结债务人财产。

案例:王先生胜诉后立即申请强制执行,法院冻结债务人公司账户仅3天,就迫使对方全额还款。

2. 全方位调查财产:让老赖的“隐身术”失效

执行法官会通过“总对总”网络查控系统查询债务人名下存款、房产、车辆、证券等,但某些财产需债权人主动提供线索

  • 隐蔽财产线索
    • 债务人配偶或近亲属名下的房产、车辆(可能为共同财产);
    • 债务人持有但未登记的股权、知识产权;
    • 债务人第三方平台账户余额(如支付宝、微信);
    • 债务人到期债权(如其他公司欠付的货款)。

技巧

  • 委托律师申请“律师调查令”,调取债务人银行流水、社保记录;
  • 关注债务人社交动态(如朋友圈晒豪车、旅游),留存证据提交法院;
  • 申请“审计执行”:对债务人公司财务进行审计,查找转移财产痕迹。

3. 列入失信名单+限制高消费:让老赖“寸步难行”

法院可将拒不履行的债务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同步限制高消费:

  • 失信后果

    • 禁止乘坐飞机、高铁、软卧等;
    • 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;
    • 不得担任公司高管、中标政府项目;
    • 政府采购、招投标、融资信贷等予以限制。
  • 案例:李先生将债务人列入失信名单后,对方因无法购票出国洽谈业务,主动协商还款。

操作建议

  • 同时申请“限制出境”,切断老赖逃匿路径;
  • 将失信信息通过媒体曝光(需法院许可),施压债务人。

4. 司法拘留+刑事追责:让老赖“怕到发抖”

对恶意逃避执行的债务人,可申请司法拘留(最长15日),甚至追究“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”:

  • 拘留适用情形

    • 隐藏、转移、变卖财产;
    • 暴力威胁执行人员;
    • 伪造证据抗执。
  • 刑事立案标准

    • 债务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,情节严重(如转移财产超5万元);
    • 经罚款、拘留后仍不履行。

案例:某企业主转移资产80万元拒不还款,被法院以“拒执罪”判刑1年,服刑期间家属主动代偿全部债务。

5. 参与分配/执行转破产:多债权人时的“抢钱攻略”

若债务人同时欠多人债务且财产不足清偿,债权人可申请参与分配或推动执行转破产

  • 参与分配

    • 条件: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,且债权人已取得执行依据;
    • 顺序:优先偿还工人工资、社保费用,剩余财产按比例分配。
  • 执行转破产

    • 债务人资不抵债时,债权人可申请将其转入破产程序;
    • 优势:破产管理人全面清查财产,防止个别清偿。

技巧

  • 发现债务人已被其他债权人申请执行,立即联系执行法官申请参与分配;
  • 对“僵尸企业”债务人,推动破产可彻底解决问题。

6. 以物抵债/执行和解:灵活回收损失

若债务人确无现金,可协商以物抵债(如房产、车辆)或执行和解(分期还款):

  • 以物抵债要点

    • 财产需经法院评估拍卖,若流拍可协商以第三次拍卖保留价抵债;
    • 注意财产产权清晰,避免后续纠纷。
  • 执行和解陷阱

    • 必须签订书面协议并经法院确认;
    • 避免债务人以“和解”为名拖延,可要求提供担保或分期履行保证金。

案例:陈女士接受债务人以一栋商铺抵债,经法院裁定过户后,成功将商铺出租收回租金。

三、终极警告:别让老赖“拖垮”你!

执行是一场心理博弈,债权人需把握两个原则:

  1. :胜诉后立即申请执行,防止财产转移;
  2. :综合运用失信、拘留、刑事追责等手段,打破老赖侥幸心理。

最后提醒:若债务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,法院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,但债权人可申请“恢复执行”随时监控其财产变化。法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“老赖”,坚持下去,回款只是时间问题。